网站名称10

热门手游

浙江探索人才评价“企业认定、政府认账”:认定人才4.88万名

  • 发布:
  • 人气: 2371
  • 评论: 143
安卓下载

应用介绍

浙江探索人才评价“企业认定、政府认账”:认定人才4.88万名

  中新网杭州11月4日电(鲍梦妮)11月4日,浙江省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系列发布会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办。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表示,“人才有序流动打开新局面”已是该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亮点之一。

  “五年来,我省科技人才活力充分迸发,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构筑新优势。我们坚持‘投资于物’与‘投资于人’相结合,真金白银支持人才,真心实意服务人才,不断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。”高鹰忠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浙江探索人才评价“企业认定、政府认账”机制,累计授权企业7500多家、认定人才4.88万名,人才流动规模、市场化评价占比均大幅增长。

 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,也应是评价企业人才的主角。针对传统人才评价机制存在的“评用脱节”问题,浙江积极推进“企业认定、政府认账”,把人才评价权交给企业。

发布会现场。 鲍梦妮 摄

  “我们根据传统产业、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的不同特点,分层分类确定授权企业,重点看研发投入强度、研发人员占比和营收增长率等指标,树立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鲜明导向。”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、省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赵雄文在发布会上介绍,该省授权企业中近四成是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、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企业,杭州“六小龙”等新兴科技企业都纳入了授权范围。

  围绕“人才怎么评”,赵雄文表示,由企业制定自主认定方案,自定规则、自定人选,人才认定主要看能力、看贡献,不受学历、年龄、资历限制。自主认定人才与其他方式评出来的人才享受同等政策待遇,做到真授权、授到位。

 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,人才流动可以带动知识、技术、信息、资金等要素的流动。据了解,浙江正从多方面着力破除制约人才流动的堵点卡点。

  例如该省开展人才“校企双聘”试点,支持人才工作在企业、身份在高校院所。浙江从高校选派了一批懂技术、懂产业的科研人员到企业担任“科技副总”,从企业选派一批有意愿、有能力的技术骨干到高校担任“产业教授”。今年以来,该省累计选派2700多名“科技副总”“产业教授”,带动5700多名副高职称以上的人才参与流动共享,初步实现“人才无论落在哪里,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都能使用,成果都能转化在企业”。(完)

本文链接:http://28163.b1234.net/93584.html

相关应用